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名单(12人)

时间:2024-07-01 03:20:35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532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名单(12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名单(12人)


(2003年4月2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主任委员
何椿霖
副主任委员
胡光宝 孙晓群 王立平(满族)
委员(按姓名笔划排列)
王维城 朱相远 华福周(女) 李明豫(女) 杨国庆
图道多吉(藏族) 周玉清 陶伯钧




关于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的暂行规定

国家档案局


关于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的暂行规定



(1996年5月15日发布施行)


第一条 为了加强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以下简称档案科技成果)的管理,组织好档案科技成果的交

流、应用和推广,推动档案科技进步,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管理的档案科技成果范围是:

(一)在档案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的发现、阐明自然现象、特性或规律的科学研究成果;

(二)在档案书写材料、档案信息存贮材料、档案装具及其他档案专用设备研制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三)在褪变破损档案修复、档案有害生物防治、档案保管环境监控等方面取得的保护技术成果;

(四)在档案信息存贮、编目、统计、复制、检索等方面取得的档案管理现代化技术成果;

(五)在档案工作标准化、档案科技信息工作、科技档案管理理论、方法及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六)为档案事业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取得的软科学成果;

(七)档案科技成果应用推广过程中取得的成果。

第三条 国家档案局技术部负责管理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产生的科技成果、国家档案局直属事业单位完成的科技成果及其它重大的档案科技成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局科技管理部门负责本地区档案科技成果的管理。中央、国家机关档案部门协助本单位科技管理部门做好本部门档案科技成果的管理。

第四条 各级档案部门科技管理机构应切实做好档案科技成果的鉴定(或评审)、登记、建档、统计、推荐、奖励、保密、交流和应用推广等工作。

第五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局及中央、国家机关档案部门应在本地区、本部门科技管理部门进行成果登记,同时向国家档案局科技管理部门报送有关材料,登记备案。

(一)向国家档案局登记备案的档案科技成果,由成果完成单位填写《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登记表》(附件一),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局或中央、国家机关档案部门审核汇总后,连同《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汇总表》(附件二),每半年一次统一报送国家档案局(一式二份)。

(二)国家档案局对收到的符合条件的档案科技成果,按申报在先的原则予以登记,并在国家档案局有关刊物上公布。经公布的档案科技成果,是国内首创查新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六条 档案科技成果的鉴定或评审,分别按照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和《软科学成果评审办法》执行。

第七条 档案科技成果的建档,按照国家科委、国家档案局颁发的《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和国家档案局批准的行业标准《科学技术研究课题档案管理规范》(DA/T 2-92)执行。

第八条 档案科技成果的奖励,按照《国家档案局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凡未向国家档案局登记备案的档案科技成果,一律不得推荐申报国家档案局科技进步奖。

第九条 档案科技成果的保密,按照国务院批转的《科学技术保密条例》执行。

第十条 档案科技成果是国家的重要财富,各有关单位都可利用所需要的科技成果,成果完成单位有向其它单位交流、推广(或转让)本单位档案科技成果的义务。

(一)档案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实行档案行政管理机构有计划推广与通过市场转让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种方式进行。

(二)对于全国档案事业影响较大、投资较多的档案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国家档案局将按年度编制推广计划,组织重点推广。

(三)对于组织档案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的人员和有直接贡献的单位应予以奖励。

第十一条 国家档案局技术部科技处负责办理全国档案科技成果管理的日常工作。

第十二条 本规定由国家档案局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关于预防施工工棚倒塌事故的通知

建设部


关于预防施工工棚倒塌事故的通知

建质[2003]186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江苏省、山东省建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近期,一些地区接连发生建筑工地施工工棚倒塌事故,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7月22日,安徽省宿州市环城北路西段古城墙局部突然坍塌,将临时搭建在古城墙下的简易工棚掩埋,造成农民工11人死亡。

  8月24日,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北庵村一处黄土边坡因遇暴风雨导致坍塌,将一邻边坡而建的民房压倒,造成在民房内避雨的农民工7人死亡、6人受伤。

  8月29日,山东省烟台市斗元艺品有限公司工业厂房建设工地的一座临时工棚发生倒塌,造成农民工9人死亡、6人受伤。

  目前,正值施工高峰期,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现就做好建筑工地施工工棚倒塌事故的预防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切实做好预防施工工棚倒塌事故的组织领导工作

  要高度重视施工工棚倒塌事故的预防工作,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切实加强对预防工作的组织和领导。要深入分析当前本地区建筑安全生产形势,剖析典型案例,结合实际,认真研究施工工棚倒塌事故发生的规律、原因,找出薄弱环节,制定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强的预防措施,明确责任人员,确保各项措施得到落实。

  二、立即组织专项检查,及时进行隐患整改

  各地自接到本通知之日起,要立即对本地区所有在建工程项目(包括施工前期准备阶段)的施工工棚及其它临时建筑进行一次专项排查。排查范围为施工现场的施工工棚、办公用房、工人食堂、厕所、浴室以及其它临时建筑等(以下简称施工工棚)。排查内容包括施工工棚选址是否符合安全性要求,是否充分考虑周边水文、地质情况,是否与施工区分开设置,是否符合施工现场总平面图布置要求;现场自建的施工工棚设计和施工是否符合有关规范要求,施工工棚材料选用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装配式施工工棚是否具有产品合格证;施工工棚与周边堆放的建筑材料、设备、建筑垃圾以及与施工围墙是否保持足够安全距离等。

  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细化检查内容,突出检查重点,自然灾害多发地区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重点对地处坡地、邻近山体、降雨集中区以及可能受山洪、台风影响的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对于搭建在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等危险区域的施工工棚要及时拆除或将人员转移。对检查出来的隐患和问题,必须督促有关单位和企业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督查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

  三、将施工工棚倒塌事故的预防工作与安全生产各项基础工作结合起来

  一是要将施工工棚倒塌事故的预防工作与建筑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结合起来,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化建设系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建质[2003]158号)。在专项整治工作中要注意新材料的推广使用,禁止用钢管、三合板、竹片、毛竹等搭设简易工棚,提倡使用符合规定要求的钢结构、彩钢活动房,确保主体结构安全;二是要将施工工棚倒塌事故的预防工作与创建文明工地活动结合起来,认真对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等标准规范进行整改,保证施工工棚安全;三是要将施工工棚倒塌事故的预防工作与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工作结合起来,把施工工棚的安全状况作为对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评价的内容之一,将对施工工棚安全状况的监督纳入到对施工企业日常的安全监督管理中。

  四、严肃事故查处,强化责任追究

  各地对今年以来发生的施工工棚倒塌事故以及其它重大事故要—一查清事故原因,严肃追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尤其要追究企业分管安全负责人、项目经理的责任,该撤职的撤职、该降级的降级,触犯刑律的要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要严格制度,举一反三,将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予以曝光,以警戒和教育广大干部群众。本通知下发后,凡同一个企业或同一个地区发生同类型施工工棚倒塌事故的,除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罚外,还要追究企业领导及主管部门领导的责任。

  请各地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在防止施工工棚倒塌专项整治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整治经验,及时报我部工程质量安全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三年九月十二日